百惠金控:香港资本市场具增长空间 AI新股建立正向循环
2025 年,香港资本市场重新走进国际投资者的目光。随着美国通胀降温、全球流动性改善,以及亚洲区内科技及製造业链回流,香港市场交投量回升、新股上市活动增加,呈现出实质復甦迹象。百惠金控指出,港股目前估值仍处吸引水平,加上离岸人民币需求增加,使香港再次成为全球资金佈局的重要节点。
今年多宗新股录得不俗的超额认购成绩,特别是科技、金融科技及高端製造企业成为市场焦点。百惠金控分析,部分企业成功吸引大量国际基金认购,反映投资者正寻找具增长故事且估值合理的标的,而香港正提供这样的上市与融资平台。

AI 技术成为今年全球资本市场最强动能,香港同样受惠于这波浪潮。香港相关负责人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本港正持续改革上市制度,新经济行业总市值佔比过去8年已经翻倍,升至35%。
随着中国及国际科技企业加大在港投资力度,包括数据中心部署、模型训练人才引入和跨境金融科技合作,香港正深化“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
国际市场上,OpenAI 拟启动全球 IPO 计划的消息更点燃 AI 概念估值想像空间,市场普遍预期 AI 相关产业链会迎来下一轮资金追捧。据悉,目前全球创投资金投放到AI的规模超过1900亿美元。百惠金控认为,香港若能吸引更多 AI、半导体及数据处理企业考虑在港上市,可望形成跨产业的正向循环:IPOs 带来资金、研发带来技术、应用带来需求,进一步巩固香港在亚洲科技金融中的地位。

香港的优势不只在于金融制度成熟,其国际化法规架构、与内地联通的资金渠道及全球人才吸引力,均为 AI 发展提供基础。港府近年推出 AI 超算资源支援、国际人才通行证(TTPS)、金融沙盒及创科基金,吸引跨国公司及内地龙头企业于港设立研发或区域总部。
随着香港重拾 IPO 动能,越来越多企业重新评估在港上市的吸引力。百惠金控提醒,香港市场虽具透明度高、国际资金充裕及与内地联动性强等优势,但对企业财务披露、治理结构及 ESG 要求亦相对严谨。

因此,企业若规划赴港上市,必须提前准备,包括财务整合、集团架构设计、内控提升与估值策略安排,同时寻求具国际视野的专业中介协助,以确保上市过程顺利且能获得市场合理认可。
例如立足香港百惠金控,旗下百惠资本获香港证监会发牌进行第一类及第六类受规管的持牌活动,提供企业融资业务及证券交易业务(中央编号: BSM550),并具备首次公开招股(IPO)必备的保荐人资格,协助本港及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融资,把握先机。
百惠金控认为,2025 年将是香港资本市场重新定义自身定位的重要年份。随着全球资金回流亚洲、新经济企业迅速崛起,以及香港在 AI 及科技金融领域的持续投入,香港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结构性增长机会。对企业而言,这是把握 IPO 时机、扩展国际版图的最佳窗口;对香港而言,则是重塑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新起点。
重要声明:以上内容由百惠金控提供,仅作参考,并不能完全代替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情况和需求,建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制定最合适的投资策略。
百惠金控,旗下的百惠证券(中央编号: BPQ161)获香港证监会发牌进行第一类及第四类受规管的持牌活动。同时,旗下的百惠资本(中央编号: BSM550)持有第一类及第六类牌照,并且拥有保荐人资格。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孙姗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