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连平:储蓄增加不是因为手里有钱,而恰恰是担心未来没钱
“居民预防性储蓄大幅增加,带动M2较快增长;不是因为手里有钱,而恰恰是因为担心未来没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日前与财视传媒对话时表示。
在连平看来,“当前居民与企业去杠杆行为只是阶段性的,并非资产负债表的持续性衰退。下半年居民与企业可能会主动加杠杆,需求也会逐步恢复”。
连平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外汇与汇率、离岸金融、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国际金融中心及世界经济理论等。近年来多次出席国务院领导主持召开的专家咨询会议,为高层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在连平看来,加快流动人口落户是未来经济内生性增长的主要动能,可能是最有效的消费驱动力;通过股市牛市提振消费的思路存在一定的问题;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下半年有望逐步释放。“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中小微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出口下行压力加大等薄弱环节,下半年宏观政策将加力提效。”
以下为对话实录:
财视传媒:连平老师,很高兴与您交流。当前美欧均面临着三大任务:反通胀、防衰退、稳金融。全球经济运行的逻辑开始改变。之前的经济运行是效率逻辑,现在的经济运行是安全逻辑。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行为方式将发生哪些质变?会否干扰中国经济复苏进程?
连平:中国经济是个特大型经济体,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主要是以我为主,复苏进程不会受到外部太大干扰,国家和企业的行为方式也较难发生质变。但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压力的当下,我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当前我国经济尽管延续复苏基本面,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宏观层面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微观层面仍存在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和风险偏好降低和市场行为偏谨慎等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中小微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出口下行压力加大等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
针对这些问题和压力,下半年宏观政策将加力提效。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下半年稳增长政策的核心。企业端需求恢复的重点在于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而提升其生产与投资意愿的重点在于降低经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与刺激下游订单或终端消费需求;居民端需求恢复的重点在于扩大就业与增加收入。这对各项宏观政策措施落地及相互间的统筹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季度可能是更多稳增长政策措施集中出台并发挥效应的关键阶段,四季度将更加关注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与延续。积极财政政策运用多种工具继续发力,将持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借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提前落地重大工程项目;可能会再度动用地方专项债结转额度或新增额度,不排除发行特别国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可能性。货币政策将保持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着力降低企业与居民的融资难度与借贷成本,可能会在三季度再度降准0.25个百分点,平稳置换下半年MLF2.9万亿元到期资金,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利率,必要时和条件成熟时可能再度降息。
财视传媒:有人认为,老百姓没钱,不是事实,钱都存到了银行。数据说明,有钱人大量存钱,这部分人缺乏的不是钱,而是信心。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连平:首先,仅从居民存款总量和人均存款来判断老百姓手里有没有钱是片面的。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平均数不等于中位数,仅靠少数的“有钱人”去拉动整个经济增长显然是不现实的。2022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保持较快增长,但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较为滞后。社融存量增速2022年下半年持续运行在下行轨道,直到2023年一季度才久违地迎来小幅扩张;M2-社融同比剪刀差不断扩大,今年上半年有所收缩但依然不低。二季度国内金融经济和物价数据几乎全面回落,微观主体信心不振问题突出,尤其是民企、房企投资意愿不足,居民收入和就业形势继续承压,资产负债表改善有限,耐用品消费低迷。就当前情况来看,大量增发的货币主要流向了央企、国企和地方城投,而不是流向民企和居民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预防性储蓄大幅增加,带动M2较快增长;不是因为手里有钱,而恰恰是因为担心未来没钱。今年1至5月,人民币存款平均保持在12.3%的高速增长水平,其中占全部银行存款余额47%的居民储蓄存款平均增长17.7%。而在储蓄存款中,居民定期存款的占比持续提高,5月达到了71.4%。历史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行为与信心指数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储蓄倾向严重是风险偏好较低的重要体现。2022年以来储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同比增速快速攀升,至今仍维持17%和21%以上高位,反映当前居民对未来收入和就业的信心仍不足,倾向于以定期存款的形式“窖藏”资金,而不是用于当前的消费或投资。这也是当前货币信贷较快增长与物价回落并存的原因之一。
随着下半年逆周期宏观政策加力提效,市场预期持续好转,宽货币推动宽信用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促进企业投资扩张,居民就业和收入得到改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
财视传媒: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在下降,投资乘数效应的影响已大不如传统周期,基于这样的现实,经济后续如何演绎、驱动来自哪里?
连平:城镇化仍是未来扩大内需的重要选择,进一步提升户籍率,加快流动人口落户是未来经济内生性增长的主要动能,可能也是最为有效的消费增长驱动力。到2022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65%左右,户籍率为47%左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明确,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存量优先、带动增量。到2025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中长期来看,农民转市民化(包含新进农转市+常住完成落户),其消费层级会发生很大改变。经测算,到2030年末,平均每年农民转市民化人口规模大约1200万-1800万人,仅计算这部分人群带来的新增最终消费支出和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平均每年拉动GDP增速约0.50个百分点。
财视传媒: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有专家担心资产负债表衰退;有专家建议国家发行特别国债,帮助各主体改变资产负债状况。也有专家表示,中央加杠杆是有空间的。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有何建议?
连平:当前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放缓、企业信心不足预期不稳,二季度经济恢复略缓,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宏观政策工具充足,有能力、有条件实现需求恢复。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情况,我认为当前我国居民与企业去杠杆行为只是阶段性的,并非资产负债表的持续性衰退。下半年宏观政策持续加大调控力度,经济增长预期有望逐步改善,居民与企业可能会主动加杠杆,需求也会逐步恢复。
目前,我国各类主体所面临的负债水平有所不同:
居民杠杆率上升速度较快,加杠杆难度更大。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居民部门杠杆率已升至63.3%,十年间翻了一倍之多。随着收入增速回落,居民购房能力下降,房地产市场低迷。2022年二季度至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低于首套平均房贷利率,今年一季度末收入增速为4.0%,首套房贷利率为4.07%。除房贷之外的经营贷等中长期居民贷款增量也出现明显下降,居民增加负债扩大消费与个人投资的意愿下降。2022年与2023年1-5月除个人按揭贷款之外的居民中长期信贷分别减少了5776亿元与2615亿元,远低于2016-2021年同期的平均增量5890亿元。
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加杠杆意愿下降。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一季度末,非金企业杠杆率为167%,较十年前上升34.6个百分点。但其中民企的融资意愿与能力均有所下降,5月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下滑至-0.1%,“借新还旧”、减少负债、压缩资产等行为表明当前企业预期仍然偏弱,其扩大生产与投资的动力尚有不足。
中央政府杠杆率尚低,地方政府杠杆率上升空间有限。今年一季度末,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为21.4%,地方政府杠杆率为30.1%,政府杠杆率为51.5%。当前地方收支矛盾问题仍较突出,对地方债务扩张形成一定限制;但中央政府杠杆水平不高,有一定的债务扩张空间。
当前我国居民与企业的阶段性降杠杆行为并非是资产负债表的持续性衰退,而且只是当前需求尚未充分恢复的外在表现,没有必要直接针对这一问题发行特别国债。相反政策层面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提振信心、改善预期、恢复收入、扩大需求;一旦需求恢复,居民与企业就会主动加杠杆,表现出扩表行为。改善预期和扩大需求,一是货币政策保持持续、宽松的金融环境,维持宽货币推进宽信用,必要时可小幅降准或降息。二是财政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同时加大民生支出,增加消费补贴、发放消费券等刺激居民消费,可动用地方专项债结转额度或增加额度,可考虑发行特别国债、增加转移支付以缓解地方收支矛盾。三是加快支持民企投融资,通过减税降费、支持发债、扩大信贷投放等方式缓解中小微企业负担。四是进一步放宽房地产限购政策,增加住房补贴,支持房地产市场恢复。
财视传媒: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需求不足将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有人认为要减少低效和无效投资,建议推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有人认为股市上涨1000点,带动大盘市值增长几十万亿,可以提振信心,带动消费,需求不足的难题将迎刃而解。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连平: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反映是通过大量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引导市场交易,然后以价格波动为最终的表现形式。实体经济是“本”,股票市场则是“末”。如果忽视实体经济的深层次问题,片面追求股票市场的持续上涨,则无异于“舍本逐末”,容易滋生资产泡沫且无法长久维持。更何况股票市场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交易平台,在脱离经济基本面的前提下大幅提升股票指数实际上也并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有巨大风险。
股市大幅上涨在提升居民收入和提振消费方面的作用可能被高估。根据央行2020年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金融资产占比仅20.4%,这其中股票投资占家庭总资产的比例只有1.3%。这意味着即便股票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对居民家庭整体的财富水平影响也十分有限。尤其是当股票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可能会出现居民家庭推迟消费,将更多资金投入股票市场等诸多问题。因此,想通过牛市来提振消费的思路本身存在问题。
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多应体现在发挥其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融资功能上。一是引导市场资金向更有活力的行业和产业集聚,帮助这些行业和企业打破资本瓶颈,实现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资本市场,将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股票市场中来,让实体企业能够从股票市场获得低成本的、可用于扩大生产的资金支持。当然,为了实现以上这些功能,需要给普通投资者提供可以获得长期收益的市场环境,为投资者长期支持资本市场奠定基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多应专注于吸引高质量企业上市、培养科学投资理念、鼓励培育专业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制度的建设上,而不是通过短期抬升指数来吸引投资者注意。当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盈利水平持续较好的优质上市公司,股市上涨自然会水到渠成。
财视传媒:现在都在强调要扩大有效投资。您认为什么样的投资才算有效投资,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连平:有效投资是指那一类本身能带来盈利和收益或者即使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能切实改善和提升大多数人生活质量的投资,主要包括“补短型”和“创新型”投资。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要推动投资和消费有效结合。通过形成适应消费转型升级需要的有效投资能够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二是加大全社会要素参与投资的力度。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非政府机构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市场环境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民间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需求,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共投融资体系,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在合理安排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同时,增加合法合规的PPP项目,撬动社会资本进入补短板的重大项目。
三是要拓宽金融支持的渠道。资金是一切投资的基础,光靠政府财政拨款来进行投资过于单一,难以投资提高效率,因此要允许融资渠道多元化,更有针对性地精准支持投资。为此,既要通过间接融资,发挥信贷支持基建的作用,也要加强直接融资,通过股票、债券等常见资本市场工具来提供资金需求,还可通过各种创新型市场化融资模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
四是以“双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向投资发展。一方面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外商在华投资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投资信心,吸引高科技投资,把自贸区、自贸港打造成为吸引外资的新高地。另一方面继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这也是我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国内国际双向投资,对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财视传媒:国家要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您认为有哪些积极作用?
连平:李强总理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对于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一些部委已经展开了行动。
7月3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5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7月5日,商务部部长主持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12家企业代表参会。7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1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作了重点发言。
建立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将会起到一系列积极作用。
第一,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拓展收集问题和听取建议的方式,政府可以及时回应解决企业关切,助力民企和外企稳健发展。上情下达和同时也下情上达,政府部门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现实困难,而企业也能更好把握政策方向和产业政策。
第二,以常态化的交流沟通机制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提高工作的互动性,这样将会有效增强各类政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协同性,并便于相关部门及时的改进政策举措。
第三,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体现出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以及对外开放的承诺不变。这些信号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预期,提高民营企业积极性,提升外资企业对国内投资的稳定性。
第四,无论是民企还是外企,都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升产业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常态化沟通机制的建立,实质是给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这样将推动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氛围,从而向纵深推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财视传播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